近期,在三号教学楼前厅管理服务学院2023级早教专业“匠心育幼・非遗新生”环创展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赏。展览以《手工与托育机构环境创设》课程为载体,将剪纸、扎染等十二项非遗技艺融入早教环创设计,通过沉浸式场景让传统文化在童趣中焕发新生。
纸艺焕彩区 尽显东方美学
在剪纸艺术展区,展品“纸上乾坤” 以镂空剪纸呈现十二金钗与梅兰竹菊,满墙窗花在光影中交织成流动的民间图谱;“衍纸玲珑” 用红金纸条卷制凤冠,“和家国福” 字画嵌于灯笼,让纸艺在立体造型中重焕华彩;“纸浆塑形” 则将废旧纸张捏塑成老虎、熊猫等萌宠,二十四节气灯笼以再生纸为底,串联起环保与文化的双重叙事。
染艺与漆艺区 演绎时光流转
在染艺展区,展品“蓝白之境”以靛蓝染布创作伞灯、风铃,冰裂纹理与芭蕾剪影让千年扎染融入现代生活;“漆彩流韵” 的油纸伞以螺钿镶嵌花鸟,漆折扇下的水墨画若隐若现,数十道工序打磨的漆书签尽显匠人耐心;“点翠华章” 以纸代翠复刻发簪、璎珞,让宫廷饰美化作可佩戴的文化符号。
地域文化区 彰显本土特色
极富地域特色的“纸鸢寄梦”生动还原了徽派飞檐下的风筝矩阵,手写祝福书签随微风轻撞;展品“黄梅雅韵”则以戏服刺绣为灵感创作云肩,立体书翻开即现黄梅戏台,绒花发簪融合京剧庄重与黄梅灵秀;展品“青花逸韵”中的瓷瓶、团扇以蓝白绘就牡丹翠竹,让传统瓷艺在现代器物中延续雅韵。
展览通过可触摸的非遗工艺品与互动场景,将脸谱、鱼灯等元素转化为儿童认知教材,实现了“以文化人” 的职教创新。管理服务学院将持续推进非遗与早教课程融合,培养兼具文化传承与专业能力的早教人才,让非遗新生力在童心沃土中生根发芽。(文:谢恩静、赵 慧 图:钱静思 审稿:陈 颖)
